2025年4月7日,根据united24media和baltictimes网站报道,立陶宛(Lithuania)国家广播公司LRT 4月7日援引立陶宛内政部的消息称,立陶宛和爱沙尼亚(Estonia)尚未收到欧盟用于在其边境修建所谓无人机墙的资金。
去年5月,时任立陶宛内政部长阿涅·比洛泰特(Agne Bilotaite)公布了该地区各国建立无人机墙的计划。她当时表示,各国将使用无人机监视边境地区,并使用反无人机系统阻止敌对无人机的走私和挑衅。
内政部在一份评论中表示:“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边境当局曾联合向欧盟申请资金,用于在边境修建所谓的无人机墙,但该项目未获得资金支持。”声明补充道:“爱沙尼亚是主要申请人,立陶宛是合作伙伴。”据称,布鲁塞尔(Brussels)(欧盟事实上的首都)在3月初拒绝了该资助申请。立陶宛SBGS(国家边防局)指挥官鲁斯塔马斯·柳巴耶瓦斯(Rustamas Liubajevas)周一早些时候表示,这一决定将迫使立陶宛寻找其他资金来源。
3月18日,波兰(Poland)宣布将在与俄罗斯(Russia)、白俄罗斯(Belarus)接壤的边境地区埋设反步兵地雷,作为其“东方之盾”(Eastern Shield)大规模防御计划的一部分。作为波罗的海防线的一部分,邻国立陶宛、拉脱维亚(Latvia)和爱沙尼亚也计划在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埋设反坦克地雷。
据内政部称,鉴于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,无人机和其他创新技术对于国家边防局是很有必要的。由于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未能获得欧盟对所谓无人机墙项目的资助,立陶宛总理金塔乌塔斯·帕卢卡斯(Gintautas Paluckas)表示,这些问题必须在国家层面上利用国家资金来解决。
“显然,即使身为欧盟成员国,我们对欧盟成员国的做法也持有不同的看法。我们只能遗憾地认为,我们将不得不通过本国的努力和资源来处理这些问题,”他周一在马里扬泊列(Marijampole)表示。“欧洲很大,利益各不相同,有时对我们有害或对我们重要的事情对欧洲来说并不重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