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日,据AWP网站报道,第一人称视角(FPV)无人机凭借其低成本、高机动性、强杀伤力以及难以对抗的特点,正逐渐成为现代战场上的关键武器。然而,单兵在应对FPV无人机时面临重大挑战,这主要归因于以下三个因素:
1、单兵负载能力有限,难以携带有效反制措施
战场上的单兵通常需携带个人武器、弹药、防护装备、通讯设备等,负载已接近极限。根据美国军方统计,普通步兵士兵的负载约为30-40公斤,而特种部队在长时间任务中的负载甚至超过50公斤。若要求士兵额外携带反无人机设备,如干扰枪或信号阻断器,不仅会增加其负担,还会严重影响其战术机动性。
此外,FPV无人机能以极高速度发动攻击,要求士兵时刻保持战斗准备状态。若反制设备体积过大或需要双手操作,则会妨碍士兵应对其他目标的能力。例如,在乌克兰冲突中,FPV自杀式无人机以超过200公里/小时的速度发动攻击,导致许多未能及时部署反制措施的士兵伤亡惨重。
2、FPV无人机的跳频和扩频技术使干扰极具挑战性
传统的无线电干扰依赖于固定频率干扰(VCO)。然而,现代FPV无人机普遍采用跳频(FHSS)和扩频(DSSS)技术,能在多个频段之间快速切换,以降低被干扰的可能性。例如:
●TBS Crossfire遥控系统可在868MHz和915MHz之间切换。
●大疆OcuSync 4.0视频传输系统支持2.4GHz、5.2GHz和5.8GHz的多频段操作。
要有效干扰FPV无人机,干扰信号的功率需要是控制信号的100至200倍。这就要求步兵携带高功率干扰设备,如:
●俄罗斯的“Stupor”反无人机枪(6公斤)。
●北约的DroneGun Tactical(7.5公斤)。
这样的重量对于步兵来说并不实际,而且这些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通常不足30分钟,远不能满足战场需求。
3、无人机快速迭代,使传统反制措施过时
现代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,尤其是在前线,FPV无人机常被用作一次性武器,导致损耗率高且迭代周期短。例如:
●在乌克兰冲突中,每月有数千架无人机损失,促使新的抗干扰和电子战抵抗技术不断涌现。
●美国军方于2017年推出的“Dronebuster”干扰枪,到2022年已被发现对最新的FPV无人机无效。
●俄罗斯于2020年部署的“Silok-01”电子战系统,在2023年被发现对新一代大疆FPV无人机无效。
由于FPV无人机的成本仅为300-1000美元,敌方可以迅速更换和升级无人机,而步兵的反制设备却无法如此频繁地更新,从而形成了“技术差距”,进一步削弱了反制措施的有效性。
FPV无人机正成为现代战场上的“杀手”,对步兵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。由于负载限制、干扰难度以及无人机快速迭代等因素,单兵在有效应对FPV无人机方面仍然面临困境。